邻居家的达哥哥

摄影/数码/前漫威粉/DC粉/不吃安利/喜欢看美女

《湄公河大案》观后

        算是二刷了吧,第一次看是期中考前,有些细节看得不仔细。下午第二次看的时候觉得与《战狼》相比,其严谨性截然不同,或许是根据真实案例改变和创作的故事不同吧,前者有基础,同时还有公安部支持,光点没法插手,后者拍的战争片属于爱国题材,没有真实案例但在当时烂片满地的情况下还能拍到那种水平实属不易。
        前面扯的有些杂,接下来不谈情节,谈些拍摄手法的差异不同。《湄公河大案》由于是16年的片子,从技术到演员到公众认知,在国产片中都无可比拟,演员都是实力派,这个在影片中可以切身感受到:南方湿热天气下演员们都满身汗;表演的姿势带着一种特殊的味道,从拿手机的姿势到持枪的姿势都表明演员们认真代入警察这一角色,看得出对这部片的认真以及无愧于实力派演员的名号。
        摄影的话,从鱼眼镜头,运动镜头,慢动作镜头均有,在二刷时观影体验与美队三相似,爆炸镜头的效果可以说几乎一样,《战狼》相比下更多的还是从广角端拍摄,没有太多有新意的拍法和后期技术,当然,几年前的影片要求不能太高。
        《湄公河大案》这部片如果是放到美国的影视等级标准中的话铁定PG—13,当中的毒品注射以及其它吸食毒品的方法和“糯卡”的童子军身上的溃疡(观看途中可能引起不适)对于一直受到光点的“特殊照顾”的观众来说是鲜见的,这也侧面反映了国家对于影视作品一刀切(要不都不能看,要不就都能看,但都能看就意味着不能随心所欲开车)的弊病。

        观看这部影片,所感与《战狼》观后感相同,都是只有大国才能理直气壮地维护自己的利益,虽然相比之下《战狼》拍摄的场景假的多,从特种兵结群走(不怕对面一个地雷或一发火箭弹炸死你们?)到轮流冲上去救人但被狙击打死(那个上去救人但一群人趴在那里一列特无语)这些点,虽说不能怪导演和编剧,毕竟不是军人出身,一些事情没能想到这没办法,但《湄公河大案》仍然不能说是一部完美的片子,基于其是改编自真实案例,以下所属几点可能确实是当时真实案例的无奈,也有可能是拍摄时的疏忽:
    1、一人一狗追击“糯卡”,前面是逃犯,后面是追兵,虽然能理解必须抓到“糯卡”,但是在事先抓捕前四面包围营地时没考虑过第五个方向——地下吗?
    2、在直升机接走高队和“糯卡”时没想过多派几架直升机?多一支蛙人队应对水上接应也成啊;
    3、临时指挥中心不应该戒备重重吗?从门口两执勤军人到监控无死角,这不是应该的吗?(对于这个,我保持怀疑,但不排除真的发生过袭击指挥中心的事,这个我不清楚)   

      之所以我们能幸福安康,是因为在有人在黑暗处 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感谢一切在第一线奋斗的警察同志!

评论
热度 ( 2 )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邻居家的达哥哥 | Powered by LOFTER